54.
56.
58.
59.
55. 自己收集的名畫卡
2. What is arts?
48. CONFIDENTIALITY
60. 謝謝聆聽 敬請不吝指教!
45. Basic priniciples of Arts of therapt
41. • 故事是需要被分享的,在分享故事的過 程,人們也分享了關係。
22. 治療之理論基礎 ― Winnicott
1. 表達性藝術治療 洪素珍 August 28 – 30, 2012 Care Corner Training Association
46. BOUNDARIES • TIME • ENVIRONMENT •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
38. 故事 故事也是提供過渡性空間的一個工具,因 故事中充滿著人類共同的經驗與原型。 故事也是一個「現在」與「過去」之間的 橋。
52. 參考書籍:心靈工坊出版 • 《狂野寫作》 • 《心靈寫作》
47. TRANSFERENCE-PT, ART WORK AND THERAPIST • POSITIVE TRANSFERENCE • NEGATIVE TRANSFERENCE • COUNTER TRANSFERENCE
37. 安慰劑的效應 • 回想正向事件的記憶 • 自我放鬆的內在歷程
32. 過渡性客體 -7 • 藉由想像的能力,幼兒可以在想像的遊 戲中處理“壞客體“,透過過渡性客體 處理生氣,而不必在現實中處理。
53. • 自己收集 的卡片 • 以沒有文 字為原則
43. 象徵 潛在的象徵可以藉由潛意識的轉換成為不 同的驅力,不同的驅力為自我保護的本 能:包括生理的饑渴滿足,可以生存下 去並有機會可以成長與改變,這些包括 了生理與心理及生命型態隨年紀而有的 改變。
49. 安全感與掌控感的尋回 • 安全空間的裝置 • 安全空間的繪製 • 安全空間的拼貼
34. • 藉由想像的遊戲、戲劇,兒童一再重演 自己受挫的經驗,但這業重演和現實發 生的是不一樣的,兒童由受害者轉換成 為掌控者。藉由遊戲的象徵過程,兒童 認同了遊戲中的掌控者,而能對抗在現 實挫折中受害者的角色。
36. 情緒與記憶 • 創傷經驗的表達與感覺的連結 • 協助外顯記憶(explicit m eomry)與內隱記憶(impli city memory)的連結
17. 精神動力取向 • Freud 及其擁護者的思想,很早就是藝術 治療的一部分。 • 當代作者偏向採用移情及防衛機轉來闡 述一種狀態,而非套用古典精神分析的 正統技巧。
21. 結 論 • 每個藝術治療師都了解,創作的過程和 重新審視成品皆可學習到許多東西。藝 術治療是一個正在進行的事件,對已完 成的部分,欣喜地讚美,並且對進行中 的事情感到興奮,希望大家珍視塑造此 專業的這個過程及成果。
30. 過渡性客體 -5 • 它是有生命的,對大人而言可能只是外 在現實世界的一個物件,但對於幼兒而 是“ from within“ 。
39. 故事與治療 • 我們對自己說故事,在向他們述說之前 在心中不斷地重覆組織與重整,他人的 接納,使故事的真實存在者與聽者之間 ( exist between )。
42. 故事是象徵 • 故事是象徵,需要以「歷程」來經驗, 當個體透過與聽故事的人之間的交流, 故事的象徵也就在歷程進展之中,當我 們使用我們的身體以行動來參與其中進 展時,故事在進展著,我們也就跟著進 展。
57. 出版卡 • 遊藝卡 • Inner child card • 漣漪卡 • 沒有文字的塔羅卡
40. • 覺知到自己的故事是一個不斷在心中上 演的歷史,因著許多內在的自我對話, 這些對話存在自我的不同面向中,也因 此,我們可以想像我們是誰,若不能將 自己的故事放在一起,並使它可以被自 己了解,我們會變得心靈耗盡力氣並感 混亂。
51. • 我覺得 • 我記得 • 我想到 •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
7. 古代相關領域的影響 • 藝術治療基本上是藝術與心理兩個領域 的結合,這樣的結合和人類社會的存在 一樣深遠。 • 藝術治療的發展可以看成是現今人文及 社會潮流影響下人類古老傳統的正式套 用。
8. 藝術治療的範疇一 • 當代藝術治療以及其他專業的作者,目 前仍在繼續探索『藝術作為自我探索和 成長』的定義。 • 醫院是孕育藝術治療的重要場所,精神 醫學被視為與藝術治療最有關的醫學專 業。
9. 藝術治療的範疇二 • 藝術治療師服務的對象有愛滋病、氣喘 、燒燙傷、癌症、化學物質依賴、創傷 、結核病等病患,以及其他醫學和復健 方面有此需求者。 • 藝術治療將持續扮演探索身體和心靈之 關係的角色。
25. 客體關係: • 簡單的說就是人際關係,但是客體關係 討論的主題比人際關係廣泛許多,「客 體關係是指存在於一個人內在精神中的 人際關係型態之模式」,其主要的核心 概念是相信人最初的動機在於尋求客體 或與他人的關係,而非尋求滿足,人最 終的目的是為了和另一個人保持關係。
33. 過渡性客體 -8 • 嬰兒正從全能控制(幻想)傳到藉肉體 操弄(現實感)來控制,在這當中孩童 需要錯覺以便創造一個部分主觀部分以 現實為導向的中間情境。因此,被毯是 真實的,是客觀可感知的事物,卻被當 作在嬰兒所控制之下令人舒適的乳房。
29. 過渡性客體 -4 • 此客體是充滿愛的感覺,卻也同時具有 被毀壞的感覺,幼兒與此過渡性客體是 矛盾的關係。幼兒對過渡性客體是愛與 恨並存的。 • 此客體從不改變,除非幼兒自己改變它 。
24. • 外化 (externalisation) :神奇力量藉由外在 裝扮的呈現來表達其特質。 • 分裂( Spliting ):好與壞;黑暗與光明 ;身體與靈魂。
6. 古典時期 (1940 ~1970) A. Naumburg: Walden 實驗學校 Dynamically oriented art therapy B. Edith Kramer: Art as therapy C. Elinor Ulman: 比較前了者 D. Hanna Kwiatkowaka: 藝術介入家族治療
3.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種類 • 自由書寫 • 視覺藝術 • 舞蹈與律動 • 音樂與聲音 • 戲劇與故事
31. 過渡性客體 -6 • 過渡性客體是幼兒發現第一個“ not-me“ 的位置。協助幼兒經歷分離卻又可以保 持住好母親的形象,故過渡性客體成為 象徵的母親。 • 藉由想像的遊戲、戲劇,可以給物件一 個真實及深刻的意義。
44. 詮釋象徵需要注意之事項: • 象徵有其共通亦有個別性。 • 象徵之意義要整體故事內容的 脈絡中。 • 要了解個體的象徵世界,即個 人與象徵世界的關係。 17 。
27. 過渡性客體 -2 • 幼兒要經過過渡性現象 (transitional phenomena) 才能成長,母親在過渡性空 間 (transitional space) 與幼兒互動,因此幼 兒可以幻想自己「創造」了此客體,而 感覺到自己是有效能,有創造能力的。
5. 藝術治療簡介 • 參考資料 : • 藝術治療 – 心理專業者實務手冊 ( 學富出 版社 )
4. 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特色 • 象徵的涵容 • 具體的外化 • 掌控的充權 • 情緒的轉化 • 故事的分享 • 重新的詮釋
10. 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心理學的潮流 • 近代精神醫學專家認為『患者的幻覺顯 露出其獨特的內在世界,而非只是胡言 亂語。這種特殊的創作物 - 藝術,是一種 心理衛生或不安的表徵。』於是,以藝 術作為治療工具的可能性開始被認可。 • 心理分析學派將以上論點融入教育系統 ,開始重視藝術在兒童整體發展所扮演 的角色。
12. 心理學的衡鍵及研究二 心理衡鑑與藝術治療衡鑑最主要的不同是 : • 藝術治療認為創作和觀看藝術對案主有 潛在的治療效果,這種效果並非得由心 理衡鑑獲知。 • 藝術治療師傾向使用多元且具表達的媒 材。 • 藝術治療把詮釋作品的角色交給案主本 身。
15. 中間時期 (1970-1980) 此期涵蓋更廣泛的應用與觀點的出版刊物 很顯著的增加了。其中最主要的二個是 : •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•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隨著出版書籍的增加和 1969 年美國藝術治 療學會的成立,使得藝術治療師和其他 專業的角色得以區隔並正名。
28. 過渡性客體 -3 • 幼兒假設他可以掌控客體 ( 過渡性客體 ) 且 環境同意此假設,透過特殊客體,發展 出全能感之幻想並轉化至外在的現實世 界,以一種魔術的方式來接受不可能掌 控的外在世界,而經驗到非完全的無助 。
13. 古典時期 (1940-1970) 一 此期公認對藝術治療有貢獻的主要作家 • Naumburg: 提出動力取向的的藝術治療,類似 當時的精神分析取向,認為案主的創作為一種 直接、未經察覺且具體的潛意識符號溝通。 • Edith Kramer: 採用了 Freud 的人格理論去解釋藝 術治療的過程。他的『藝術即治療』強調藝術 創作過程裡的內在療癒潛能,以及在此經驗裡 昇華作用所扮演的核心角色。
19. 學習發展取向 • 認知行為、認知、發展和行為取向獲得 2% 的支持。 • Silver(2000) 寫了許多採認知取向的衡鑑 。 • Lusebrink(1990) 及 Nucho(1987) 的論述則 根據一般的系統理論。 • 為情緒及發展障礙兒童工作的藝術治療 師也使用展與行為心理學概念。
35. 影像 (IMAGE) 與情緒的關係 • 影像是 “ 身體與心靈之間或者是介於訊息 處理和生理變化意識層次之間的橋樑 ” • 透過創作 , 可以再框架產生的事件 , 並允許 個體主動嘗試和預演
26. 過渡性客體 -1 • 這是介於主觀性客體和真正客體關係之 間的一個中間性的經驗領域。過渡性客 體並不是一個內在的或主觀的客體,它 不僅是一個外在客體;它是第一個“非 我”所有物( the first not-me possession ) 。 • 對嬰兒而言重要的是某種成為它入睡時 令它非常舒適安慰的事物或聲音或作為 對抗焦慮或寂寞時一種具保護性的事物 或聲音。
11. 心理學的衡鍵及研究一 • 標準化的診斷衡鑑及研究是現代心理學主要潮 流之一,將內在經驗、內在影像放至於外在世 界中,是投射畫衡鑑的基本概念 (Hammer,1958/1980) 。這些投射測驗被廣泛運 用在兒童和成人的評估上。 • 同時間,較無結構性的藝術衡鑑 (Elkisch,1948 ; Shaw,1934) 以及各種詮釋這些步驟的方法也 開始衍生出來。精神分析對藝術治療早期發展 的影響很大,藝術作品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 藝術家的內在經驗。
50. 情緒的表達與涵容 • 事件與情緒歷程圖 — 畫、貼(盒子的使 用)、捏黏土 • 事件與情緒的自由書寫(我記得、我不 記得;我感覺、我不想感覺) • 卡片的使用 • 故事的使用 • 身體的使用(雕塑) • 儀式的運用
18. 人本取向 • Elkins 及 Stovall (2000) 表示僅有少數藝術 治療師 ( 最多 2.9%) 採用人本取向。 • 人本取向可定義為 : 人性本質和人性狀態 的正向觀,視人們處在成長和發展的進 程,具有為自己命運負責的潛力。 • 人本取向如案主中心模式、存在主義、 現象主義和完形取向。
23. 生命力( libidinous drives ): 1. 生命力( libidinous drives ):指對性的本能、 外界的客體或他人的一種動力的呈現,也包 含了社會性的歸屬感。 2. 智性的驅力:是一個廣泛的範圍,指想要知 道、了解去做一些智性的活動,例如創作音 樂、繪畫、寫作 ... ,有些會以「成就需求」 ,來呈現。而好奇正是與智性的驅力相關連 。 3. 靈性的驅力:尋求信仰、信念、宗教,即一 個更深層對世界及個人的理解。
20. 家族治療與其他取向 • 有些作家採用 Kwiatkowska 早期的家族治療經 驗。 • Riley(1999) 整合敘事治療概念於她的工作中。 • 關係 (Dalley, Rifkind & Terry, 1993) 及女性主義 取向 (Hogan, 1997) 對案主與治療師之間的尊卑 關係提出質疑。 • 此外有強調心理理論的精神和哲學面;藝術治 療中的超個人取向;不要過度強調臨床定位, 而要重視藝術家身分;以及支持表達性藝術取 向等論述出現。
14. 古典時期 (1940-1970) 二 • Elinor Ulman: 是編輯者和作家, 1961 年創辦藝 術治療學報,也就是 1970 年後的美國藝術治療 期刊 (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rt Therapy) ,她 也出版了第一本集結藝術治療報告的書,也清 楚的比對 Naumburg 的『藝術心理治療』和 Kramer 的『藝術治療』的異同。 • Hanna Kwiatkosca: 主要貢獻是在研究方面及家 族藝術治療。
16. 當代藝術治療治療理論 (1980 年代至今 ) • 藝術治療文獻持續增加,至今已超過百種書目 可供選擇。根據美國藝術治療學會的調查約 21% 的藝術治療師認為他們所根據的理論是『 折衷』型。 • 最常被採用的五個模式為 : 一 . 心理動力 (10.1%) 二 . 榮格理論 (5.4%) 三 . 客體關係 (4.6%) 四 . 藝術即治療 (4.5%) 五 . 心理分析 (3.0%)